欢迎登录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自然环境

伊克昭盟的草场建设

发表时间:2017-03-13 17:21:08来源:伊克昭盟志(二) 保存打印关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逐步加深了对草场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50年代提出兴修水利,开发缺水草地,解决人畜饮水。60年代初,伊盟提出“种树种草基本田”的口号,建立了部分人工草地和饲料基地。1975年,又将上述口号完善为“以治沙攻水为重点综合植被治理方案”和“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方针,开展了农田、草牧场基本建设。

一、“三种五小”建设

1981年,伊盟提出“植被建设是伊盟最大的基本建设”,每年完成种树、种草、种柠条三个100万亩的“三种”任务。1982年综合归结为“三种五小”建设。“五小”即小水利、小草库伦、小流域治理、小农机具、小经济园林。将作为伊盟经济建设上的一项长期战略措施,要求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至1985年底,全盟种柠条保存面积715万亩,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9.7%;种草保存面积300余万亩,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4.1%;飞播牧草保存面积172万亩;围建各种类型的草库伦32498处,面积759.8万亩,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0.3%。牧区草库伦内打井13000眼,有效灌溉面积达25万亩,已建成高产的饲料基地年产饲料2000万公斤。

二、畜群草库伦

畜群草库伦是伊盟人民建设草地的创举,是草地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始源于乌审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乌审旗沙尔利格苏木的牧民就有围建畜群草库伦的习惯,到1958年,全旗建成草、料、林三结合的草库伦1800处,面积2万亩。1978年之后,随着畜草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普遍落实,畜群草库伦在伊盟草原上星罗棋布,并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草库伦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人工和半人工草地建设。在草库伦内打井配套,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建立高产稳产的饲料基地,缓和了畜草矛盾。1987年底,地处毛乌素沙漠的乌审旗已基本实现了畜群草库伦。鄂托克前旗已围建畜群草库伦7000多处,有30%的牧户草库伦实现了水、草、料、林、机“五配套”,有的达到了家庭牧场的标准,使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向建设养畜集约化经营过渡。

三、飞播牧草

在大力进行人工种草的同时,运用飞机播种牧草,是大规模高效率进行草地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1979年首次在乌审旗飞播试验成功,之后在乌审旗、鄂托克旗、伊金霍洛旗推广,通过效果检查,飞播成苗保存率为40%左右。此项试验于1985年获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