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图像鄂尔多斯 > 自然风光

乌兰木伦河

发表时间:2018-06-22 17:24:55来源:360百科 保存打印关闭

乌兰木伦河,黄河支流窟野河上源。发源于内蒙古南部鄂尔多斯市沙漠地区,全长132.5公里,流域面积为3837.27平方公里,陕西境内河长36.5公里,流域面积770平方公里。在陕西神林县以北的房子塔与悖牛川河相汇合,以下称为窟野河。较大的支流有两条:石灰沟,河长20公里,流域面积327.2平方公里,河道比降8.81‰;朱盖沟,河长29公里,流域面积177.0平方公里,河道比降8.57‰。  

 

1、简介

概况

远古的黄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也是林木葱郁的山泽水乡。黄河中游的鄂尔多斯,直到清末还是河谷低地树木遍野,灌丛柳林遍生低谷。然而,到二十世纪的今天,由于人口的增长,土地、煤炭资源的开发,使得这里的景观又换成了另一个"画面"。乌兰木伦河在内蒙古境内流长75km,海拔9601185m,平均年降水量396.8mm,历年最大流量9760m3/s,最小流量0.0080.44m3/s,是黄河中游粗泥沙含量最大的河道之一。

乌兰木伦河-01.jpg 

 

乌兰木伦河的形成

早期乌兰木伦古水文网的雏形鄂尔多斯陆台向斜处于一个""字形构造体系中间,该陆台继白垩纪整体大幅度下降之后,从第三纪早期开始又逐渐上升。陆台边缘形成断续分布的第三系红土层,西部边缘较深厚,越向东越薄,至达拉特旗盐店以东该地层缺失,而整个鄂尔多斯陆台面上没有第三系红土分布。乌兰木伦古水文网就是在白垩纪末至第三纪早中期陆台开始上升之后逐渐形成的。起初为一些相互分隔但彼此接近的湖盆组成。以后随着上升幅度加大,湖盆串连在一起,形成宽大但浅的葫芦形古水文网,遗留在李家塔矿、瓷窑湾补连塔矿附近的Q1Q4地层即可说明这一点。

 

2、沿河城市

阿勒腾席热镇

阿勒腾席热镇,是鄂尔多斯高原南部的一颗明珠,是伊金霍洛旗旗委和政府所在地。解放前,阿镇叫大营盘(有军队驻扎)。解放后,郡王旗人民政府和旗委成立,旗府设在这里。1958年,扎、郡两旗合并为伊金霍洛旗,旗府设在新街镇,1959年设立城镇公社(包括新街、阿勒腾席热两镇)1964年,伊旗旗府迁来阿镇,1965年,新街镇并入扎萨克公社,阿镇改为阿勒腾席热镇,新街曾设办事处,1983年,阿镇设为一级人民政府,19933月,红海子乡撤销并入阿镇。

 

康巴什新区

康巴什,蒙古语意为"康老师"

康巴什,一座在荒原上崛起的北国新城!一轮在草原上升起的喷薄朝阳!康巴什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中南部,地势开阔平坦,交通快捷便利,三面环河,一面靠山,环境优雅,是鄂尔多斯市城市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鄂尔多斯市新的政治文化中心、金融中心、科研教育中心和轿车制造业基地。

这里地处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立体交汇的枢纽位置,北起109国道,东至210高速公路,距鄂尔多斯机场15公里,成吉思汗陵旅游区28公里,包西和东乌铁路绕城而过。新

区总面积352平方公里,市区32平方公里,人口2.86万人。这里人文环境优雅,民族文化浓郁,各类文化场馆齐全,绿色率高,宜居宜业,被批准为首个中国环境艺术示范试点城市。全球CEO中心和中国·鄂尔多斯低碳谷都设置在这里。

 

神木县

神木县位于陕西省北部,秦晋蒙三省()接壤地带,历史悠久,资源富集,人杰地灵。全县国土面积7635平方公里,是陕西省面积最大的县,辖21个乡镇(办事处)629个行政村,总人口42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百强县第44位。神木是陕西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卫生县城、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政务公开示范县、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县、中国金融生态县和中国十大最关爱民生县。

 

3、古人类遗址

简介

乌兰木伦遗址,是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旧石器时代遗址的简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乌兰木伦景观河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541.97″、北纬39°3503.48″。遗址发现于20105月,总面积20 000平方米,海拔1293米。发现于20105月,2011年正式发掘。经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测定,该遗址时代为距今约3万年至7万年,属于第四纪晚更新世。目前出土4200余件人工打制的石器,3400余件古动物化石,以及大量灰烬、木炭、烧骨等组成的用火遗迹。

 

专家鉴定

我国考古专家认为,乌兰木伦遗址的年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期,在我国该阶段的遗址相当稀少。

乌兰木伦遗址是继1922年法国人发现萨拉乌苏及水洞沟遗址之后,在鄂尔多斯地区的一次史前文化的重大发现。其年代距今37万年,恰好填补了距今714万年的萨拉乌苏遗址和距今3.83.4万年的水洞沟遗址的中间缺环,三处遗址形成了一个旧石器时代中期至晚期的完整序列,在内蒙古地区乃至华北旧石器考古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价值,再一次证明了鄂尔多斯草原是早期人类进化的重要舞台之一。同时,遗址文化内涵中反映出的一些具有西方旧石器时代中期莫斯特文化特点的石器,表明鄂尔多斯地区曾是中西方旧石器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预示了乌兰木伦遗址在东亚乃至欧亚大陆古人类演化和旧石器文化发展研究中具有的重要潜在价值。该遗址对于研究鄂尔多斯高原的地质学、古环境学、古人类学、古生物学等有不可替代的科学价值,将对东亚史前史和第四纪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考古历程

201069月,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和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乌兰木伦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试掘。2011年获国家文物局批准,进行了正式发掘。此次野外发掘和室内资料整理工作实行高标准、严要求,采用专业、科学和细致、完善的工作方法,吸收了国内外先进经验并有所创新。两年的发掘中共出土4200多件石制品,工具包括锯齿刃器、凹缺器、各类边刮削器、适于装柄的各类尖状器、鸟喙状器、锥、钻、刀、石片、盘状器、雕刻器、镞等类型。遗址第2层和第6层发现的多组石制品证明该遗址曾是古人制作工具的场所,也证明了遗址的原地埋藏属性。在遗址第2地点的探沟中出土了石制品和疑似披毛犀脚印的遗迹。

遗址出土的动物化石有披毛犀、马、河套大角鹿、巨驼、牛、仓鼠和兔。乌兰木伦动物群明显属于晚更新世"萨拉乌苏动物群",带有明显的草原特点。它们生活的时代处在晚冰期较暖的时段。这一时期水草丰美,非常适宜人类居住。遗址各文化层中出土的大量破碎的骨化石上有很多人为切割、砍、剥片、修理的痕迹,骨片和制作成型的骨器数量相当多,反映出生活在该遗址的古人类在气候变化中所采取的与狩猎活动密切相关的新的生活方式。

201149月,在乌兰木伦河上游的考古调查中发现了旧石器地点50多处,采集到石制品上千件。这些器物的类型异常丰富,特别是加工精美的有欧洲莫斯特特点的尖状器和刮削器等,说明乌兰木伦河流域是乌兰木伦古人类生存、繁衍、打猎、打制石器的基本区域,在这里曾经生活着人数众多、活动范围广阔的族群。

 

4、乌兰木伦河湿地

200886日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入《陕西省重要湿地名录》。

神木乌兰木伦河湿地的范围从大柳塔镇前石圪台村到神木镇沿乌兰木伦河至乌兰木伦河与窟野河交汇处,包括乌兰木伦河河道、河滩、泛洪区及河道两岸1km范围内的人工湿地。行政区划上包括神木县。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