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自然环境

鄂尔多斯地貌——沙漠地貌

发表时间:2018-06-21 15:57:17来源:伊克昭盟志(一)(卷六 自然环境要案) 保存打印关闭

 一、沙漠形成

 地质时期新生代第三纪末,伊克昭盟气候干燥寒冷,来自西伯利亚的蒙古气旋及反气流吹蚀着遍布伊克昭盟地区地表的白垩纪、侏罗纪砂页岩及早更新世冲积湖积沙砾石层和坡积沙土,在洼地、低梁地、高梁坡上聚积了少量流沙。大约在中更新世中期,气候转向暖湿,伊克昭盟地区出现森林草原环境。发育出厚层褐色土型古土壤,流沙面积大大缩小。更新世晚期,气候变得干冷,强劲的西北风使伊克昭盟地表暴露的基岩残梁和晚更新世前期发育的湖河相沉积物受到吹扬,形成了大规模的风成沙丘。在鄂尔多斯高原中西部高梁地,东南部低梁地、滩地、河谷地区,黑卢土和灰绿色河湖相沉积之下,新老黄土、砾石层和基岩剥蚀面之上,有这个时期的风成沙(相当于马兰黄土)。全新世中期,伊克昭盟地区气候转为温暖湿润,出现了干草原向森林草原过渡的自然环境,在伊克昭盟西部高梁地上和东南部低梁地上,普遍发育黑卢土和褐色土,在低洼区发育湖泊沼泽及河流,致使前期的风成沙丘大部变为固定的硬沙地。

秦汉时期曾向伊克昭盟地区移民,使这个地区人口急剧增加,到西汉晚期,鄂尔多斯人口已逾50万。农业经济的开发给伊克昭盟地区的生态条件带来消极的影响,加上降雨量的变化,破坏了草原植被。裸露而松散的弃耕地在干旱风的袭击中受到风蚀,下覆的沙质沉积物被风吹起,引起土壤沙化。东汉后期连年干旱促进了沙漠的发育。当时,今城川一带已有流沙活动。

北魏时伊克昭盟的沙漠已见诸文字。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大将刁雍从薄骨律镇(今宁夏灵武县)到沃野镇(今杭锦旗境内巴拉亥一带)运送军粮的奏表说:“臣镇走沃野八百里,道多沙深,轻车来往犹以为难,役车载谷,不过二十石,每涉深沙必致陷。”①这说明公元5世纪(南北朝)时,伊克昭盟西部的黄河东岸与杭锦旗北部就有了积沙。北魏时伊克昭盟南部也有了沙丘的踪迹。“(奢延水)西出奢延县(今鄂托克前旗西南)西南赤沙阜”、“奢延水又东北与温泉合,源西北出沙溪”、“(黑水)出奢延县黑涧,东南历沙陵注奢延水”。这些“赤沙阜”、“沙溪”、“沙陵”都在夏州一带。

唐继秦汉之后再度在伊克昭盟地区进行开垦,使自然环境再次恶化。伊克昭盟北部已出现了“普纳沙”、“库结沙”的沙丘地带;南部地区也有沙漠的记载。唐人沈亚之述:“夏之为郡,南走雍千五十里,涉流沙以阻河,地当朔方,名郡曰朔方。其四时之辰,大暑而延冬,其人毅,其风烈。”“夏之属土,广长几千里,皆流沙”。②“夏州沙碛,无树艺生业”。③长庆二年,“十月,夏州大风,飞沙为堆,高及城堞”。④唐诗中也有以沙为吟咏对象的,如“无定河边数株柳,风沙满眼堪断魂”;⑤“苍茫塞上城,沙漠无宿雁”;⑥“茫茫沙漠广,渐远赫连城”。⑦这些记载和描绘,说明当时夏州地区多流沙。

宋初,夏州城已“深在沙漠”,⑧元丰七年(1084年),“横山一带两不耕地,无不膏腴,过此即沙碛不毛”,⑨元祐七年(1092年)“横山之北,沙漠隔限”。⑩此时沙漠的南限已到今陕西横山与伊克昭盟的交界处了。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毛乌素沙漠记述道:“予尝过无定河,度活沙,人马履之,百步之外皆动,澒澒然如人行幕上,其下足处虽甚坚,若遇其一陷,则人马駞(驼)车,应时皆没。至有数百人平陷无孓遗者。或谓此即‘流沙’也,又谓沙随风流,谓之‘流沙’。”

1315世纪,伊克昭盟地区由于退耕还牧和人口稀少,植被有所恢复,沙漠化的进程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毛乌素沙漠仍在继续发展。明朝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陕西都督郑铭说:“陕西地界与东胜及察罕脑儿一带沙漠相接”;嘉靖时,杨守谦在论及修复边墙时说:“夫使边垣可筑而可守可也,奈何龙沙漠漠,亘千余里,筑之难成,大风扬沙,瞬息寻丈。”

清朝连续对伊克昭盟地区实行放垦。清初,南部边墙外50里为禁留地;清康熙36年(1697年),准许蒙古王公与内地居民在此合伙种地,至清康熙58年(1719年)又规定界址,边外开垦有沙地区30里立界,无沙地区20里为界;清雍正8年(1730年),在旧界外再展2030里,以原禁留地50里为界。从咸丰开始,禁垦的政策进一步松驰,内地汉人流入河套进行垦殖。特别是清光绪末年“贻谷放

 

二、沙漠分布

伊克昭盟境内大而集中连片的沙漠化土地共有5处,总面积42659平方公里,占全盟总面积的48.82%。

1.库布其沙漠

位于伊克昭盟北部,在杭锦旗呼和木都苏木、格根召苏木、赛音乌苏苏木、沙日召苏木、巴音布拉格苏木、巴音乌素苏木和图古日格苏木,共有9511.8平方公里;在达拉特旗中和西乡南部、乌兰乡南部、高头窑乡北部、青达门乡北部、展旦召苏木南部、耳字壕乡北部、盐店乡北部、马场壕乡北部、王爱召南部、新民堡乡南部、白泥井乡南部、吉格斯太乡南部共有4413.9平方公里;在准格尔旗布尔陶亥乡北部、大路乡北部、蓿亥树湾乡南部、十二连城乡南部共有1924.3平方公里;在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苏木有725平方公里;东胜市巴音敖包乡有181.8平方公里。

库布其沙漠海拔10501292米,处于半荒漠、干草原和荒漠草原过渡带地区,气候干燥,年平均降水量150400毫米。东部地下水储藏较丰。植被以耐旱沙生植物为主。沙面松散,沙丘形态单一,多为新月形沙丘链或格状沙丘地貌,流动沙丘占80%以上。

2.毛乌素沙漠

分布在伊克昭盟南部,在乌审旗乌审召苏木、嘎鲁图苏木、陶利苏木、沙尔利格苏木、乌兰陶勒盖苏木、图克苏木、乌兰沙巴台乡、呼吉尔图乡、黄陶勒盖乡、巴彦柴达木乡、纳林河乡、河南乡、达布察克镇,共有11571平方公里;在鄂托克前旗毛盖图苏木、敖勒召其镇、三段地乡、二道川乡、城川苏木、吉拉苏木、珠和苏木、玛拉迪苏木、察汉陶勒盖苏木共有7247平方公里;在鄂托克旗包乐浩晓苏木、苏米图苏木、额尔和图苏木、察汗淖尔苏木、木肯淖乡共有5394平方公里;在伊金霍洛旗台格庙苏木、新街镇、布连乡共有952平方公里。

毛乌素沙漠海拔11001500米,大多处于干草原栗钙土地带,由半干旱逐步向干旱过渡,年降水量为270374毫米。地下水较浅,一般在13米。湖淖较多,水热条件较好,沙面紧实。沙区内分布着牧场和耕地。沙漠中部流动沙丘占6070%,北部流动沙丘占4050%,南部流动沙丘占3050%。沙丘形态平缓,主要是新月型沙丘链。北部是片状的梁、滩、沙不规则分布地貌。南部呈西北—东南向条带状的沙、滩相间分布的地貌。

3.其它沙漠

哈劳沙地

分布于伊金霍洛旗红海子乡、布尔都梁乡、纳林陶亥乡境内,也称哈拉沙地,面积251平方公里。该旗东部新庙乡境内还有31平方公里的流动沙丘。

吐格利沙地

亦称河东沙地。分布于鄂托克旗西部阿尔巴斯苏木一带,面积270平方公里。

准格尔旗南部零星沙地

零星分布于准格尔旗长滩、魏家峁、沙圪堵等乡,其中大于10平方公里的有6块,面积共186平方公里。

《 魏书》卷38,《刁雍列传》

《全唐文》卷737,《夏平》

《新唐书》卷141,《韩全义传》。

《新唐书》卷36,《五行志二》。

《全唐诗》卷282,李益《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

《全唐诗》卷496,姚合:《送李侍御过夏州》。

《全唐诗》卷903,许棠:《夏州道中》。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5,谆化5年。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47,元丰7年。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69,元丰7年。

?  《梦溪笔谈》卷3,第52条,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8页。

?  《明英宗实录》卷25,正统元年。

?  《明经世文编》卷238,曾锐《总题该官条议疏》。垦“及民国年间的土地开垦加快了沙化的进程,加之干旱,更加剧了伊克昭盟地区沙漠的形成和发展。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