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风土人情 > 人物长廊

奇治民

发表时间:2018-01-01 12:27:50来源:“方志内蒙古”微信公众号 保存打印关闭

奇治民蒙文名阿木尔龙贵。奇渥温·孛尔只斤氏,成吉思汗后裔。民国16年(1927年)121日,出生于乌审旗(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沙尔利格草原,自小在家放羊。民国26年(1937年),入达布察克国立小学读书,两年后因家贫辍学。民国34年(1945年)5月,延安民族学院从定边迁到城川,奇治民进入该院,踏上了革命的征途。民国36年(194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9月,被选送到中共西北局党校学习。翌年10月,分配到中共伊西工委任秘书。19491月,调任中共乌审旗工委宣传部长。参与了东乌审的和平起义工作。“9·22”奇玉山反革命叛乱中被捕。在狱中立场坚定,大义凛然,同敌人进行了坚决斗争。1952年,到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学习。19533月~195610月,任杭锦旗副旗长。195611月,任中共伊盟党委农牧部副部长。19578月起,先后任杭锦旗旗委书记、第一书记,曾被选为盟委委员,直到“文化大革命”。

1957年,推广畜种改良工作中,全旗只有5个配种站,而且受胎率、成活率都很低。奇治民对此作了调查,亲自帮助增建绵羊改良配种站,并动员畜牧技术人员深入基层,传授技术,召开公社、大队技术人员和老牧民代表座谈会,讨论制订提高受胎率的科学办法,亲自撰写调查报告。当绵羊产羔、接羔时,经常深入到畜群点,认真检查接羔保畜工作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1959年,根据自治区第八次牧业工作会议提出的“稳定、全面、高速度”发展畜牧业的要求,奇治民带着问题到伊克乌素进行调查研究。是年11月,自治区党委在鄂托克旗召开全区畜牧业检查评比会,奇治民代表旗委介绍了经验,向全区提出开展“百母百仔”运动的倡议,得到了全区77个旗(县)的普遍响应。随后,伊盟盟委和自治区党委分别作出《关于开展百母百仔运动的决定》。《内蒙古日报》、《人民日报》对此先后作了报道。这一经验,不仅在全盟、全区得到推广,而且在青海、宁夏和新疆等兄弟省区,也有许多地方陆续开展“百母百仔”运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杭锦旗牲畜总头数两年内增长近50%。

1960年,杭锦旗大旱,草料缺乏,牲畜瘦弱。在大抓抗旱保畜的同时,奇治民根据上级关于牲畜分槽喂养的精神,在一些公社开展了耕畜包养到户、分户饲养的试点工作。1962年秋,他又搞了包产到户的调查和试点,并积极探索搞责任田的路子。当时,杭锦旗的自留地、自留畜放得宽。全旗户均自留地6亩左右,1960年全旗自留畜占总头数的10%,到1963年上升到21%。

1961年,中共伊盟盟委大力贯彻“禁止开荒,保护牧场”政策,1963年,盟委制定了“种树、种草、基本田”的生产方针。奇治民领导旗委“一班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努力改变风大、沙多、沟深、缺水的恶劣自然条件,破除靠天吃饭、靠天养畜的落后经营方式,以水利建设为中心,改造沙漠,改变干旱梁地,培养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19656月,盟委组织全盟三干会与会人员参观学习了这些典型和经验。

1965年,杭锦旗遭受历史上罕见的大旱灾。奇治民骑骆驼进入库布其沙漠腹地调查,发现沙漠深处分布着绿洲。旗委决定大畜进大沙。1965年春,奇治民提出将部分灾区农民移居沿河,建设稳产高产商品粮基地,经盟委批准后开始实施。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